当前位置:墨水屋 >

学习经验 >毕业论文 >

谈棘突椎板连接处结构植骨在腰椎融合术中的应用

谈棘突椎板连接处结构植骨在腰椎融合术中的应用

摘要: 目的 探讨棘突椎板连接处结构椎间植骨加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进行腰椎融合治疗腰椎不稳及退行性疾病的疗效及融合效果,为临床提供一种较为理想的椎间植骨选择。方法 将手术病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为椎间行棘突椎板连接结构植骨,B组为椎间行自体碎骨粒植骨,两组均采取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固定,于术后3个月~3年进行随访,观察两组的手术效果、植骨融合率、椎间隙高度,以及记录两组手术时间及出血量,并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术后症状均明显改善,手术时间、出血量、植骨融合时间及融合率均无明显差异,但在维持椎间隙高度方面,椎间行棘突椎板连接结构组明显高于植碎骨粒组。结论 在腰椎融合术中行自体棘突椎板连接结构椎间植骨效果确切,能够有效的维持椎间隙高度,是一种良好的椎间植骨选择。

谈棘突椎板连接处结构植骨在腰椎融合术中的应用


关键词: 棘突椎板连接结构;椎间植骨;腰椎融合


腰椎融合术是目前脊柱外科治疗腰椎不稳及退变性疾病的常用手术方法。坚强的固定是确保手术效果的关键,为脊柱的融合稳定创造了前提和保证。腰椎融合可分为前、后路椎间融合及后外侧融合[1~3]。目前PLIF技术在临床上,尤其在处理腰椎疾患手术中应用广泛,但是针对椎间及后外侧采取的植骨方式及植骨类型目前国内外都无一致意见,如何提高融合效率仍在探索之中。我科自2002年以来应用椎间行棘突椎板连接结构植骨与单纯碎骨粒植骨结合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进行腰椎融合治疗腰椎不稳及退行性疾病47 例,效果确切,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47 例,所选患者均来源于腰椎滑脱、腰椎间盘突出伴不稳等拟行腰椎融合病例,均为单节段病变。其中A组27 例,为椎间棘突椎板连接结构辅以碎骨粒植骨,B组20 例,为椎间单纯行碎骨粒植骨组。所有病例均行椎板减压,椎间加后外侧横突间融合及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固定。两组患者在随访时间(3个月~3年)、性别(男女比例一致)、年龄(40~60 岁)、病变部位(L4~5或L5S1,两组比例一致)上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失血量、住院时间、融合率,以及融合所需时间和椎间隙高度变化等影像学测量结果均进行记录。
1.2 手术方法 采用气管插管全麻或连续硬膜外麻醉,俯卧位,骨膜下剥离棘突两侧的双侧椎板及关节突关节,先行病变节段植入椎弓根钉,用尖嘴咬骨钳及椎板咬骨钳沿关节突内缘咬透两侧椎板,离断棘上韧带及棘间韧带,咬断黄韧带,将患椎的棘突及椎板完整取出,将棘突与椎板连接处结构以外的骨组织咬除(保留咬除的碎骨块),形成一个有五面皮质骨三面松质骨的多面体(见图1)。用椎板咬骨钳及骨刀去除椎间隙上位残余椎板和下位部分椎板,至硬膜囊完全膨起,如合并侧隐窝狭窄,将侧隐窝完全打开,探查神经根及椎间孔通畅无压迫。摘除间盘组织,刮匙刮除软骨板,暴露骨性终板,准备植骨床。按照椎间隙高度修整植骨块,在骨皮质上打孔以利于骨性融合,于骨块前方及左右两侧植入碎骨粒,将植骨块椎板面对下位椎体上缘,植骨块后缘低于椎体后缘5 mm,即达到椎间隙的后穹隆部,可有效防止植骨块向后脱出。术中C型臂透视判断植骨块的位置以及复位情况,双侧同步加压固定钉棒系统。破坏关节突间隙使之融合,显露并处理横突表面,将保留的碎骨块或同种异体骨粒植于关节突外侧横突间,冲洗伤口,置引流管闭合伤口。
图1 椎间棘突与椎板连接处结构示意图
椎间单纯行碎骨粒植骨组则将切除的椎板、棘突制成颗粒状,结合同种异体骨粒植入椎间及后外侧,其余步骤同棘突椎板连接结构组。
1.3 术后处理 术后常规脱水,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和营养神经治疗。引流管留置24 h,术后2周戴腰围下地活动。
1.4 疗效评价
1.4.1 临床结果评价 随访记录病人术后恢复情况,有无下肢神经症状的加重或复发,判断椎间隙高度变化与神经症状的关系。
1.4.2 影像学评价 所有患者均于术后3个月~3年进行随访,拍片复查观察植骨融合情况及椎间隙高度变化。应用SUK标准[1]通对X线片判断椎间融合情况,对于可疑融合的患者行CT检查判定融合情况,X线平片包括术前术后的.前后位及过伸过屈位X线片,测量术前术后椎间隙高度。

  • 文章版权属于文章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https://www.moshuiwu.com/bylwjy/4n0zpo.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