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墨水屋 >

学习经验 >毕业论文 >

浅谈学生写作不良心理的透视与应对策略

浅谈学生写作不良心理的透视与应对策略

想想我们小时候,是不是自己或者周围有一些同学很害怕写作文?其实现在的中小学生最头痛的事情也是写作文。当我布置学生写作文时,学生常常闹情绪,教室里常常响起了一片叫苦的声音,学生们纷纷说道:“又是写作文?!”这样的场景刺痛了我的心,无庸置疑,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存在着不良的写作心理。作为语文教师,在学生出现写作不良心理的时候不要一味的批评,或放任不管,而应该采取积极的策略,消除学生的写作不良心理,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我根据自己的教学体会和写作经验,从心理学的角度对此做了一点探索,尝试着改变学生的写作不良心理,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写作心理,这一尝试已取得初步成效。

浅谈学生写作不良心理的透视与应对策略

写作是一种内在的、心灵的运动,写作过程即人的心理运动过程。学生作文写得好与差,归根结底是一个写作心理能力能否充分发挥的问题。“所谓写作心理能力就是指人们从事写作活动时表现出来的个性心理特征。它的结构不是单一的,而是多维的,是包含复杂构造的多种心理因素的总和。”此外,苏联一些心理学家认为少年期是言语发展的最佳年龄期,应该激发学生表达自己的动机和兴趣,发展他们的语言功能,而初中学生就处在于这样一种关键时期,当初中生出现写作不良情绪这种心理状况时,写作质量就难以保证,写作能力就难以提高,这对他们未来语言能力的发展是极其不利的。初中学生的写作不良心理有以下几种:

1、畏难和依赖的心理。畏难心理在作文成绩不好的学生中比较常见,这部分学生写作能力较差,常常不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作文,或者是随意拼凑一篇作文应付老师,又或者是抄袭他人的作文等等。学生产生畏难心理的原因较多,如教师不能做到因材施教,对学生的写作提出过高的要求。其次,教师、家长对作文成绩不好的学生没有鼓励,没有给予公正的评价,而是给予过多的责备,结果导致学生产生畏难甚至恐惧等不良心理。

与畏难心理相伴随的还有依赖心理,这是由于意志薄弱、自制力差而产生的一种心理状态,这种心理在写作时表现为抄袭他人的作文,而且这种依赖心理在网络时代越来越严重。随着网络的普及,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就此养成了一种严重依赖网络的心理。每当老师布置学生回家写作文时,一些学生就去上网搜索相关的作文题目,胆大的学生把网上搜索来的作文整篇抄入自己的作文本,胆小的学生则稍微修改一下,就堂而皇之的交给老师。现在这种现象越来越突出,这一部分学生不是抄一两次就罢的,只要老师布置作文,他们仿佛出自本能似的依赖网络,上网一搜,大功告成,比抄作文选还要方便快捷,何乐而不为?但是当堂作文时,他们就被打回了原形。学生的这种依赖心理对作文的教学带来了新的挑战!

2、厌恶和抗拒的心理。厌恶写作是一种心理疲倦现象,主要表现为情绪消极,不按时完成作文,缺乏写作的动力和激情。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这些:一是学生在平时的写作活动中没有成就感,写作的动力也就缺失了;二是考场作文想要拿到高分或者是满分实属不易,不是短时间内通过训练就能保证拿到高分的,在学习时间有限的情况下,学生会把注意力转移到其他通过训练就能迅速提高成绩的科目上。语文教师想让学生爱上写作实在是任重道远!

抗拒心理则表现为学生不仅仅厌恶写作,而是写作的信心丧失,不愿努力,甚至中止写作行为。作文想要拿高分不易,要得满分怕破了天荒也不行!学生经常接触到作文范本(例如教本),似乎再怎么努力也够不上,要写成像课文一样的文章来,成功系数简直为零。目标太高,老师要求过高,学生觉得希望渺茫,信心不足,也就不愿再努力了,作文的教与学都陷入了困境。

3、压抑和紧张的心理。压抑心理是一种负面的心理,有那些因素容易导致学生在作文中产压抑心理呢?作文是学生个体精神劳动的思维结晶,学生拥有作文的主动权是天经地义的,教师要为学生创造宽松的写作环境和愉悦的构思心境,让他们不受清规戒律的约束,没有畅所欲言的顾忌。但是在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有限的作文训练只能围绕着应试教育的要求而展开,为了让学生拿到更高的作文分数,教师就要规范学生的写作过程,学生该写什么,不该写什么,该怎么写,不该怎么写,都要由教师规定得一清二楚。合理的.行为规范是十分必要和有益的,但是如果行为规范过多,过于繁杂、苛刻和严厉,甚至不近人情;或者被规范者的接受能力非常差,无法达到,就容易让人产生十分严重的压抑感,而学生在作文中产生压抑心理也是如此。

学生写作的压抑心理是内隐的,教师常常不易察觉。而学生写作的紧张心理是显而易见的,表现在学生的行为举止上。适度的紧张对写作是有利的,但是过分的紧张则会导致写作困难。使学生产生紧张心理的因素是什么呢?众所周知,作文的分数几乎占了半壁江山,而一篇作文常常是在规定的时间和地点内完成,在考试时更是如此,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写出一篇高质量的作文可不是容易的事情,更何况大考小考还真不少。要是作文写得不好,拿不到高分,甚至会遭到同学的讥笑、老师的批评和父母的指责,学生能不紧张吗?学生的紧张心理在考试时很常见,例如,有一部分学生一拿到试卷就先写作文,作文写完了再来回答其他题目,毕竟作文占了不少分数,他们不希望作文有任何闪失;还有一些学生一旦作文命题距离他们太遥远,他们难免惊慌而又失措,只好硬着头皮写,写不出也得写,实在写不出那就胡乱编故事。这些考场上的不愉快体验往往会加剧他们的紧张心理,语文教师要有意识地帮助他们疏导这种不良心理。

通过对学生上述的心理透视,语文教师应该采取哪些策略,消除学生的写作不良心理,不断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呢?我认为,学生写作不良心理有多种表现形式,具体到每一个学生身上又不尽相同。作为语文教师,对不同的学生要“对症下药”,例如对待有紧张心理的学生,教师要多关心爱护,并进行针对性的心理辅导,有人总结以下几种心理辅导方法:(1)深呼息法;(2)静思放松法;(3)默念暗示法。学生可根据写作时的心理状态及特点,及时调控,使写作始终处于一种积极稳定的、健康的心理状态。但是,这只是一种治标的方法,关键还在于治本。为了消除学生写作的不良心理,在教学过程中,需要语文教师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这才是治本的方法。

一是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我国现代教育家林汉达说:“兴趣不是天生的特质,而是环境的产物。”因而兴趣是可以并且应当加以培养的。兴趣是力求认识某种事物与积极参与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并伴随有专心致志与愉快情绪两种心理状态,培养学生写作兴趣的同时也能让学生养成愉快的写作情绪,有了写作的兴趣才有写作的动力。为了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教师要使学生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写作是精神生活的一部分,让学生明白写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平时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例如定期举办讲故事比赛,指导学生排演课本剧,教师写“下水文”,教师命题与学生自主命题相结合等等。而我为了鼓励学生,常常在课堂上念学生写的优秀作文,今天念学生A的佳作,明天念学生B的佳作,后天念学生C的佳作,只要学生的作文中出现精彩的词语或句子,我就会拿到课堂上念出来,念出来了还不够,我还会帮学生打印出来,印发给全班学生交流借鉴。我的这一招让各种水平的学生都对作文产生或多或少的兴趣,不少学生总是问我什么时候把他(她)的文字打印出来,由此我也懂得学生的兴趣是可以培养的,写作兴趣也不例外。

  • 文章版权属于文章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https://www.moshuiwu.com/bylwjy/4r3q4m.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