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墨水屋 >

学习经验 >毕业论文 >

探讨小肺癌的临床诊治

探讨小肺癌的临床诊治

摘要: 目的 探讨小肺癌的临床诊治。方法 自2005年6月至2007年6月,本院手术治疗33例肺部小结节患者,术前患者均进行X线摄片、胸部增强CT、纤维支气管镜、腹腔B超及脑CT检查。25例患者行肺叶切除(其中22例肺癌患者均行隆突下和纵隔淋巴结清扫)、8例良性病变行肺局部切除。结果 所有患者无围术期死亡。术后病理检查提示:22例肺癌和11例肺内良性病变。术后随访28例,随访6~40个月,平均26个月,无一例死亡。结论 小肺癌早期诊断和手术治疗能延长患者的生存期和改善预后。

探讨小肺癌的临床诊治


关键词: 肺部小结节 诊断 治疗

肺部小结节是胸外科常见又较难确诊的疾病,它的诊治一直是临床上的难点、讨论的热点,其病因复杂,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诊断有一定的难度,易误诊和漏诊。周围型肺癌瘤体直径≤2cm者称为小肺癌,直径≤1cm者称为微小肺癌。小肺癌并不完全是早期肺癌,特别是腺癌、小细胞未分化癌,文献报道有20%左右的小肺癌患者有淋巴结的微小转移[1]。因此一些患者错过最佳手术时机。作者自2005年6月至2007年6月手术治疗33例肺部小结节,现进行总结分析,并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33例患者中男13例,女20例;年龄39~78岁(平均59.3岁)。结节直径1~2cm 19例、结节直径≤1cm 14例。
1.2 临床表现 33例患者有单纯咳嗽20例、痰中带血4例、咳嗽、发热1例、无症状8例。体检均无明显阳性体征。所有患者均行X线摄片、胸部增强CT、纤维支气管镜、腹腔B超,脑CT、痰抗酸杆菌及痰脱落细胞学检查。其中胸部CT检查发现表现恶性征象22例,其他倾向良性结节诊断11例。纤维支气管镜未发现病变,痰检查阴性,均未发现肺外转移病灶。
1.3 治疗 27例患者在全麻直接采取胸腔镜下手术,距结节3~5cm行肺楔形切除,术中快速冷冻切片。如系肺癌则作VATS辅助小切口,行肺叶切除术及纵隔淋巴结清扫术,6例患者行腋下小切口直接开胸方法,术中注意操作轻柔,勿过度挤压结节。
本组患者25例行一叶肺切除(其中周围型肺癌22例、炎性假瘤2例、血管瘤1例),22例肺癌患者均行隆突下和纵隔淋巴结清扫。8例良性病变行肺局部切除。均行术中冷冻活检,术后切除的肺组织和淋巴结标记后送作病理检查。
2 结果
33例患者住院10~26d,平均17d,无手术及住院期间死亡者。术后病理检查报告:结节直径1~2cm 19例;其中肺癌16例、炎性假瘤、血管瘤、纤维瘤各1例。结节直径≤1cm 14例,其中肺癌6例、炎性假瘤3例、肺淋巴结炎2例、血管瘤、结核瘤、支气管扩张症各1例。22例周围型肺癌中细支气管肺泡癌、腺癌各10例、2例为鳞癌;其中腺癌发现肺叶叶间淋巴结转移1例,鳞癌发现肺门及隆突下淋巴结转移1例。
对比22例肺癌和11例肺内良性病变两组患者术前检查结果发现,术前胸部CT诊断病变为恶性者22例,术后病理检查证实为恶性者15例,符合率68.2%;术前胸部CT诊断为良性病变者11例,术后病理检查证实为良性病变者8例,诊断符合率72.7%。
术后随访28例,随访6~40个月,平均26个月,无一例死亡。
3 讨论
肺部小结节是胸外科常见又较难确诊的疾病,随着影像学尤其是螺旋CT的发展和日益完善普及,肺部微小结节性病变的发现率明显提高[2]。但是,对肺部微小结节性病变的定性诊断仍较困难,是否需要手术介入与何时介入为宜,仍是临床治疗的难题。此类肺部微小结节性病变有73%的恶性率,主要为肺腺癌,其次为细支气管肺泡癌;而良性率为27%,主要为血管瘤、脓疡、肉芽肿和结核瘤[2]。由于肺部微小病灶直径较小,对肺部组织结构、功能的影响不大,故难以根据临床症状推断结节性质
对于孤立性肺结节的诊断方法,目前主要是影像学检查,正侧位的立位胸片是肺结节早期发现的重要手段,简单无创易被患者接受。肺部CT检查是进一步鉴别诊断的好方法,但CT检查虽有助于发现病灶和病灶定位,在定性诊断方面却存在较大误差[3]。纤维支气管镜及痰脱落细胞学在肺部肿瘤的`检查,特别是肿瘤侵犯支气管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能进行定性诊断,并有较高的阳性率。但在肺部孤立性小结节的诊断中受一定限制,阳性率不高,许多学者认为其在肺部小结节的鉴别诊断上价值不大[4,5]。本组纤维支气管镜和痰细胞学检查均无阳性发现。

标签: 诊治 临床 肺癌
  • 文章版权属于文章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https://www.moshuiwu.com/bylwjy/gg8zm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