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墨水屋 >

文案写作 >观后感 >

爱乐之城观后感经典影评

爱乐之城观后感经典影评

今年最浪漫唯美的爱情电影,很多段落让人有重温“雨中曲”的感觉。是爱乐之城,也是星光之城,还是梦想和现实缘起缘灭的地方。下面本站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爱乐之城观后感经典影评,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爱乐之城观后感经典影评

【爱乐之城观后感经典影评一】

天我想说一说《爱乐之城》,跟《Gone Girl》一样,是一部非常适合情人节看的影片。

整部片子让我最印象深刻的是最后的蒙太奇。多年后,男女主在偶然的机会下又碰面,这段蒙太奇表现的是“what if”,如果当时选了另一条路,男女主的感情可能会继续发展,可能会有个可爱的孩子,可能会有个非常浪漫的未来。但到了末尾,我们发现,这些也只是一个如果,是男女主在多年后的再相见的想象。

有很多分手的情侣会想着很多个如果。如果他们当时做了什么选择,如果他那天早到了,如果她选择了另一条发展道路,如果那天他们没有误会,就会怎样怎样。在我看来,其实很多种如果都是改变不了最后的结局的。即使回到过去,让情侣们再做一次选择,也很难改变。

因为如果出现了激烈的争吵,很有可能是早已有苗头和诸多小细节带来的不和谐。而因为前程和生活选择而分手,那就更加不可能改变结局,因为本身两人的未来发展道路能够恰好互帮互助,或者不会有所冲突是需要极大的运气的,而这个运气并不是所有人都拥有的。

在恋爱当中,最大的妥协是两者互相因应对方的发展而调整自己的发展路线,使得两人都能在这段关系中成为更好的自己,不过这个恐怕也是不容易的吧。

对于我来说,因为发展线路的不同而分开,不算是一个遗憾,甚至在激烈争吵以及互相痛恨之中结束关系也不是一种遗憾。最为遗憾的是,你连个如果也没有,就结束了。可能你们因缘际会之下在一起了,却从开始就没有真正进入过别人的生活,无论是否是异地,即使是同一个地方,如果从未真正进入过对方的生活,这就是没有所谓的连个如果都没有,因为你们甚至连能产生矛盾的点都没有。

因此,影片的男女主已经足够幸运,在追梦的时间遇到一段美好的关系,也很幸运地在这段关系中成为了更好的自己,如果是这样,即使不能够成为世人口中所谓的永远,又何妨呢?

【爱乐之城观后感经典影评二】

《爱乐之城》最近上映,这部电影在金球奖摘得最佳导演,最佳编剧,最佳男女主角,除此之外,在威尼斯电影节、奥斯卡也获得了多项提名。

女主米娅,是一个在咖啡店打工,怀揣着电影梦想的女孩,如果你看过《生活大爆炸》的话,你可以理解她为现实版本的penny,面试不顺,一次次又一次的失败,最后自费筹备单人话剧。

男主塞巴斯蒂安是一个想振兴爵士乐的音乐家,怀揣着理想主义的他热爱着最纯粹的爵士乐,对他的姐姐说,你给我介绍的女孩子都不喜欢爵士乐,所以我干嘛要谈恋爱?

他的梦想是开一家纯粹的爵士乐club。

2个理想主义的人最终经过一系列的邂逅,走到了一起,两人躺在狭小的空间里,讨论着美好的未来。一天早上,米娅的母亲问她:“你交的男朋友有没有房子有没有车子。工资多少,能养你么?”塞巴斯蒂安听了,默默系上了领带,找到了那个要组建一支不纯粹爵士乐队,迎合青年听众口味的乐队但是缺键盘手的负责人。

最终在塞巴斯蒂安准备一场惊喜的时候,米娅问他,你不要你的梦想了么?你说的建一座纯爵士乐的club的梦想呢?

塞巴斯蒂安说,你不就是要我找一份安稳的工作!我难道不需要养你么?

因为拍摄杂志封面的原因,塞巴斯蒂安没有去米娅的话剧,两人分手。

从剧情上来讲,现实引力无比沉重的中国人早已经对这种剧情见怪不怪了,梦想?从一步步的妥协开始,我们完成了向世界屈服的改造。大概也就是欧美人没有什么认为租房子丢脸的不安全感,没有什么生活的压力,即便是塞巴斯蒂安穷得连锁都换不起,但是立马就能找到一周1000美金,外加各种门票股份提成的工作。

灵魂伴侣是很难找到的,五年后的米娅在最后一次的面试中依旧没有成功,她找到了前男友,过上了富裕的日子,生了孩子。有一天,她和她的丈夫来到那家她设计logo的club。台上的塞巴斯蒂安弹了那首他们第一次遇见时候的曲子。

蜿蜒曲折,在最后的一首歌里,闪现的是如果当初没有分开,他们过得没有那么富裕却更幸福,如果可以,他愿意在第一次遇见深深的吻着。爱过,但是最终没有在一起,这是多少人的遗憾,这也是多少人想重新来一次的梦想。

2个理想主义,因为他们的偏执于深情,应验了那句我会永远爱你。

爱一个人不需要在一起,但是就是想深深的吻着你。塞巴斯蒂安接着弹下一首歌,最终米娅回头望去,不再相见。

歌舞是这部剧的加分项,你会一下子想起那首雨中曲,两个浪漫傲娇的人互相假装嫌弃地说,其实我不喜欢你啊,我也不喜欢你啊,但是他们最终还是望着清晨的景色安静着发着呆。

情人节其实不适合看这部电影。它充满了遗憾,它虽然俗套,但是透露着点点深情。如果你曾有过灵魂伴侣,如果你因为一些事情分开了,那么这部电影可以完全击中你,让你走出电影院的身影变得更加落寞一些。

【爱乐之城观后感经典影评三】

不知道风是在哪一个方向吹

昨天看到朋友在群里说看完了爱乐之城,“巨血虐,感觉如果情侣去看分分钟就分手,如果有初恋的话”。

说完,群里出现了微信表情:破涕而笑。

这是个非常好用的表情,堪比微笑。一个群里,每当接不下去话,或者对别人观点不敢苟同又懒得争辩时,就会出现这个表情。

按照朋友的描述,情人节的影厅实况只能用惨烈形容:许多人都在抹眼泪,“旁边那一对看完了也不说话,也不走,就坐在那里”。

后来,大家发了一些破涕而笑的表情,开始继续聊情人节的话题。关于这部电影的话题就结束了。

今天去影院看《爱乐之城》是我做出的一个很艰难的决定,因为还有几部电影很想看,譬如《极限特工》和《游戏规则》。为了平衡自己心中因为割舍掉其他的选择而产生的愧疚之情,我提前一个半小时到了影院,借着大厅的wifi连着打了好几盘王者荣耀,才带着心满意足地愉快心情前往检票。

影厅里的情况让我有些吃惊。简单地说,中午两点半的场次,坐了三分之二的位置——我原以为今天是工作日不会有很多人的。只是略略扫了一眼,就发现了几对情侣在卿卿我我,这倒是让我感到一阵单身的骄傲和自豪。

一句话概括的话,那么应该要这么说:

《爱乐之城》是真的`好看。

电影的开头就掀起一阵夏日狂欢的感觉。长到看不见头的车流堵在路上,镜头扫过的每一辆车里,车主都在播放着音乐。这时候有人唱出了第一句歌词,于是持续好几分钟的歌舞秀开始了。人们从车里出来,唱着歌搭讪,腰肢招展,身影交错。

突然一瞬间,所有人都回到了车里,整条道路再次笼罩上闷热的气氛,乏味的车笛稀稀拉拉地响起。仿佛刚才的载歌载舞是幻影,是日晒在头上产生的幻想——人总在不满于现实时做梦,就像越过了午夜,灰姑娘回到了那个贫穷、穿着简陋的女孩。

在高速路上背台词的女主和不停调试车用音箱的男主相遇,又错过。故事沿两条线展开,女主米娅在派对之后,被熟悉的旋律吸引,目睹男主塞巴斯汀被解雇。米娅上前想要夸上一句,却被塞巴撞了一下。米娅回过头,笑容显得讽刺,大概觉得自己多情。

误会是拍拖的开始。

春日庭院里,阳光、泳池、酒水和表演乐队是最经典的组合。一群人中,米娅举手点了一首《I Run》,让塞巴想起了草率的一撞,或许也想到了高速上那个背台词的“神经病”。于是演奏完,塞巴找到了米娅,热络地聊起来,仿佛两人认识已久。

美国不缺派对。春夏交替,派对不停。一场又一场派对为情愫的发酵提供场所、温度和催化剂。米娅和塞巴也谈上了所有观众都期许着的恋爱。

那个派对结束的晚上,没有星星,街灯的灯光被树叶筛了一遍,在地上留下变换的光斑。米娅和塞巴在无人的道路上和着旋律,唱着对白跳着舞,像在打一场看不见的战役。米娅已经心动,但要矜持;塞巴内心炽热,但不能显得谦卑。欲迎还拒的舞步让人眼花缭乱,终于在找到爱车时告一段落。

这就是歌舞电影啊!或者叫别的什么?我是个门外汉,不懂电影分类。

我举个例子。

小学时,学校里放《歌舞青春》。影片里的高中生,也是这样跳着舞,说着挑逗的话,眉眼间是传递的情意。那时只觉得这样的生活华丽,大家穿得光鲜亮丽,有时间跳舞聚会。

后来,有人在朋友圈里发电影截图,感叹一声浪漫。

我突然明白,噢原来这是浪漫。再回过头去看《歌舞青春》,确实感觉到了从前看不见的东西。那时也不懂心理暗示,只是不停地告诉自己,这是浪漫。

再后来,台湾慢慢成了“浪漫”最近的代表地。身边的朋友们看着台剧,想象着海角七号,蓝色大门,垦丁,九份,台北,桂纶镁,高圆圆,和周杰伦的电影。有人学台湾腔,希望学出一点浪漫。有人把手机里系统语言换成台湾繁体——还不是香港繁体,就是台湾繁体——也不知道是想装什么逼。这样数数,最实用的或许是学开机车。

我看过张怡微的一篇文章,讲她在台湾的大学生活。她写到在台湾,男生们一门心思在把妹,对学姐百依百顺。台湾的大学生,不操心房车,钱和工作,普遍在专注地谈恋爱,辗转于一场又一场crush。她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再后来,看书时看到了“荷尔蒙”这个词,顿时觉得这词用在文艺评论里好专业啊,好有逼格。

阿城在一次访谈中说,“植物香料致幻,动物香料催情”。

我觉得荷尔蒙一词也有这样的象征意义。那些电影里的台词和动作,全都是荷尔蒙作祟。甚至连朗读这个词汇,都能感受到看不见的东西在唇间涌动,说不上是浪漫,还是别的什么。

回到《爱乐之城》,要讲到后来的故事。

春夏之后是秋冬,四季代表了爱情的萌芽、生长、衰老和枯萎,这在全剧初“WINTER”一词出现时我就明了。

在秋季,米娅和塞巴发生了争吵,主题关于梦想。米娅和塞巴都是为梦想坚持过的人物,米娅想登台演戏,塞巴想振兴爵士乐。在春天和夏天,主角们谈情说爱,被梦想一次又一次打击。他们从彼此身上获得安慰和鼓励,再启程追梦。

秋天到了,秋天是收获的季节。爱情终究扎根于现实,想让爱情开出美丽的花,现实的土壤就需要有养分。养分是稳定工作、是摊开来说破的一切。来自父母的一通电话提醒了他们,米娅没有,塞巴也没有。

情节在这时发生转折,如一条大河奔腾着淌过平原,流入了芦苇丛中。塞巴选择放弃了梦想,为了让爱情变得牢固而做起了键盘手,做起了原本不喜欢的音乐。这是世俗的选择,一点也不浪漫。塞巴想让爱情走出幽暗,但背离梦想的选择被米娅看扁。

米娅继续为独立剧场努力。这一次,梦想再一次深深击溃她。演出当天,她在更衣室听到别人的差评,演出结束看见台下稀少的观众。

散场了,看着匆忙赶来的塞巴,米娅说,一切都结束了。

很难说舞台剧的失败象征着爱情的凋零,因为还没有剧终。也可以说,舞台剧并没有失败。

秋季的剧情截止于米娅的一场角色面试。一切好像又回到了正轨上,塞巴接她去面试,米娅买了双人份的咖啡,面试看上去很成功。

面试完,两人坐在长椅上。米娅问,那么我们之间到哪儿了?塞巴笑着,没有说话,只是深情望着她。

冬季又来了。这是一场以冬季开头,以冬季结尾的电影。

冬季的剧情太跳跃和残忍,让我每一帧都想讲述一遍。

很多人说这电影虐。我也说虐,我想指的是最后的剧情。出乎意料的,米娅没有和塞巴在一起,而是有了幸福的家庭。这中间的故事,导演用一个“五年后”掠过。米娅阴差阳错地随老公走进一间俱乐部,这间俱乐部叫“小塞”。

塞巴在台上看见了米娅,他说,欢迎来到小塞。

最后的一首歌响起。画面跳跃起来,带着春季的生机和蓬勃,真真假假地变换着。给这几分钟起个名字,可以叫“happy ending”。米娅和塞巴调情的画面,米娅演完舞台剧台下掌声雷动的画面,米娅和塞巴开着车拐入一条出口高速的画面……

但冬季就是冬季,它不是春季。曲终,画面回到现实。

只剩下临走时长久的凝望,和不长久的微笑。

我很喜欢冬季这部分的剧情。那些流动的画面,是双方对过去的回忆,对爱情的展望。那些画面看上去并不虚假,是可以企及的夫妻小日子。这是高明之处。

最后要走的时候,米娅回过头去,恰巧对上塞巴的目光。凝望里,时光飞逝。这时米娅露出笑容,塞巴也淡淡一笑。但笑容并不是结束,笑容的结束才是结束。

我喜欢这个笑容的结束。它代表一种令人感动的自持:看到你很好,那就挺好的。没有想要再掀起一段罗曼史,创造你侬我侬的生活的意思,很淡,也很真。

导演没有让画面停在两人的笑容上,而是定格在笑容的结束,仿佛是在告诉我们,最后两个人还是分开了,并不是所谓的藕断丝连——或许会有,最后不是还接吻了嘛,但那要留给观影者自己想象。

写这篇观后感的初衷,是想论述什么是浪漫。但我其实不懂浪漫。于是只做到了带大家回忆一遍剧情。后来细细想了,必须要承认的是,在看这部电影前,我已经给了自己充足的心理暗示,即这是一部美、浪漫的歌舞作品。一遍遍的心理暗示带来的,只能是和作品的高度配合。

必须要提到的是,有人夸赞这部电影美,浪漫,让人心碎,也有人觉得无感,情节跳转突兀。我觉得这其实说不出高下,不存在谁的审美档次高谁的低这个问题。这部电影只是和玫瑰花一样,创造了一种普适性的浪漫。但普适不代表全都适合,正如这世上对玫瑰花不感冒的男男女女不在少数一样。萝卜白菜,各有所爱,是这个道理。

同时深表遗憾的,还有没有写写爵士乐。虽然我也不懂,不喜欢爵士乐,但这么一笔掠过也不算是个好办法。

标签: 爱乐 观后感 影评
  • 文章版权属于文章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https://www.moshuiwu.com/ghgjy/pow68o.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