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墨水屋 >

心理学 >心理资讯 >

浅谈如何挤车挤出的心理问题

浅谈如何挤车挤出的心理问题

挤车挤得人腰酸腿疼,头昏脑涨,竟相当于每天都经历一次登峰下海。

浅谈如何挤车挤出的心理问题

悖论怪相:边挤边喊“别挤了”

在北京多个车站,经过口头询问和近百份问卷调查得知,100%的等车人都表示希望能按秩序排队上车,不希望加入到“人挤人”的上车方式中。但当一辆车进站时,几乎所有的人又都在“第一时间”迈出脚,冲向车门。即使在有交通协管员或排队上车的总站,只要有第一个人破坏了这种井然的秩序后,其他人也会一拥而上,甚至在拥挤过程中还喊着:“别挤了,别挤了。”

分析:多数人不畏“软规则”

就人们这种“悖论”心理,心理学家表示,这种现象属于人类的社会责任分担原理,以及从众心理。

大家在等车的时候,都想排队,证明个人在道德准则上都有自己的标准。但道德作为一种软性社会规则,不像法律对社会具有硬性的约束,违反道德准则不会受到相应的处罚,因此人们在违反道德准则时不会产生畏惧感。

个人利益才是最高的

这种违规也与个人对利益的权衡相关,如果挤上这趟公交车对等车人来说很重要,他就可能会不顾一切地挤上去;如果不重要,等车人很可能放弃,继续等下一趟车。

有专家曾在幼儿园中做了一个试验。幼儿园中有一个小朋友穿得非常单薄,当老师问“哪位小朋友可以给她一件外衣穿”的时候,得到了许多类似的答案:“妈妈告诉我,如果着凉了就会生病,生病我就会死掉。”最终,没有人愿意脱下自己的外套。

童言的无忌也说明了现代社会人类的一大心理现象,人总是把自己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将他人的利益放在第二位。而且人的自我保护意识很强,很少会有人愿意为了保全他人的利益而牺牲自己的利益。

社会影响:青少年产生复仇心理

看这样一个典型案例:一个男孩,站在站台上,望着把他推到人流外的大人,男孩说:“我长大了把他们都挤下来。”

对于青少年来说,在挤车的过程中,缺乏保护自身的能力。经常处在拥挤的环境中,别人通过侵犯得到属于自己的空间,青少年在不能与成人抗衡的`同时,会产生一定的复仇心理。

一些内向、缺乏自信的孩子,可能会因为自我心理的抗击打能力较弱,在受到攻击、骚扰之后,产生对公交车的恐惧。

一个人如果在少年阶段受到挤车给他带来的苦闷,自己不懂得主动向家人、朋友倾诉或寻求帮助,家长又不能及时发现问题,孩子们将这种不良情绪埋在心中越久,对他们的成长所造成的伤害越大。

许多年轻女性在坐公交车时,最大的困扰就是性骚扰。曾经在广州,有一部分男青年私刻了一种印章,专门在公交车上盖在女性的臀部上。女性可能会带着这个戳去上班、上学,在被朋友告知后,会感到无地自容。

这种心理上的伤害,对那些内向、未婚而且在感情上受到过伤害的女性更加严重,甚至会撕破她们的伤口,改变她们对异性的良好印象。女性可能从开始的害怕坐公交车,扩展到害怕独自处在狭小的空间内,如电梯、没有灯的楼道。

标签: 挤车 浅谈 挤出
  • 文章版权属于文章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https://www.moshuiwu.com/xlzxjy/ozldl8.html